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千年帆影百载关”——粤海关与广东对外贸易展
来源:
|
作者:广州市增城区博物馆
|
发布时间: 2022-05-16
|
2379 次浏览
|
分享到:
秦汉时期,古老的广东先民运载各色丝绸、陶器、茶叶等货品,从广东沿海出发,经南中国海入印度洋,至波斯湾、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等地,开创了广东沿海与外国对外贸易的先河,这条连系亚欧非的国际商道,也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广东贸易大省深厚的历史底蕴。
肥沃富庶的珠江三角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明。广州地处中国南部,濒临南海,腹地百川汇流,是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自秦汉、两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广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唐开元二年(714),首创市舶使于广州行使外贸管理职能,重点管理“朝贡贸易”,至清初以粤海关取代,延续近千年,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和抽分征税的市舶制度,始设于广州,终结于广州。
建中元年(780),广州市舶使在广州海阳建造市舶使院作为办公场所。市舶使负责检查外国船只运来的货物,进行抽税与收购。外商在此通过中介一牙人,把朝廷收购后剩下的货物,如犀角、象牙、翠羽、玳瑁、龙脑、沉香等,在市舶使指定的场所售卖,再将中国精美瓷器、丝绸、漆器、扇子等装船出洋。
市舶使至清初以粤海关取代,延续近千年,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和抽分征税的市舶制度,始设于广州,终结于广州。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廷限定西洋船“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广州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之一,粤海关一度成为大清海关的代名词。
此次展览共展出39幅图版,以时间为线索,分两个篇章十三个单元呈现海上丝绸之路与粤海关的发展历程,展现了粤海关与广东对外贸易互为支撑的同路相伴,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粤海关与广东对外贸易的历史。
展览时间:2022年5月10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城市馆一楼第二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