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0-82733249

资讯

Information
增城区博物馆中长期规划(2023-2028)
来源: | 作者:广州市增城区博物馆 | 发布时间: 2021-02-10 | 12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增城区博物馆中长期规划(2023-2028

 

前言

地方博物馆是某一特定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它承担着对这片土地各种记忆载体的收藏、研究与阐释的职责,并借此增进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理解与热爱地方博物馆城市的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负有系统收集本地区社会记忆载体,并进行整理、研究和传播的使命。近年来,增城区博物馆积极推进馆舍建设,推出特色主题展览,打造社会教育品牌,推进智慧展馆建设,服务水平、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增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展示传承的重要载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指示以及对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的新要求,以博物馆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全区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根据《广州市培育提升文化中心功能 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行动方案》、《增城区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等,特制定本规划。


一、增城区博物馆发展现状

增城区博物馆坐落于广州市增城区府佑路138号,成立于1984年,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17年12月,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新馆楼高5层。区博物馆主要负责历代文物的征集、收藏、陈列、鉴定及普及文物保护法教育等工作,现拥有馆藏文物2418件,涵盖了自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各类文物,特别是新石器时期直至汉代广东地区各个地方窑口所生产的釉陶器系列。目前,增城博物馆共有专职管理人员12人,馆舍建设逐步完善,打造了“文化中枢·增博印象”美术书法比赛、“我是小小讲解员”等品牌活动,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正努力打造新型博物馆,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近年来,增城区博物馆虽有长足发展,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省市规划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存在诸多需提升和解决的问题:(一)文物、资源利用率低,博物馆效能未能充分发挥;(二)展览内容丰富度趣味性不足,社会影响力低;(三)宣传推广手段单一、力量薄弱;(四)专业人才匮乏,人才队伍现状难以支撑博物馆长远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做好区博物馆发展建设工作,把握博物馆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博物馆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面提升博物馆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强化博物馆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增进知识、促进旅游和公众教育的职能,努力实现区博物馆管理和服务的特色化、现代化和网络化。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实现不同社会阶层公平、公正、共享博物馆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中国风格、广州特色、能充分展现增城故事的博物馆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观众的感受,树立博物馆文化资源属于人民、博物馆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博物馆各项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切实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维护博物馆文化资源共享的公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质量优先。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博物馆发展观,推动博物馆事业出新出彩。建立以提高博物馆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博物馆功能和职能发挥、提高办馆质量和水平,鼓励博物馆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坚持改革创新。坚决破除博物馆发展的制度障碍,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博物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设现代博物馆制度,激发博物馆的活力。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创新文物保护技术、展示形式,与时俱进,建设智慧博物馆。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

2028年,实现博物馆运营和管理的特色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智慧博物馆,进一步提升增城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将增城区博物馆打造成我区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和增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设增城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运行管理不断规范。安全运行,并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博物馆运行管理各项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场馆建设、展览水平有效提升。构建科学高效的藏品管理与保护机制;完成展厅升级改造,优化提高临展策展、布展工作,综合实力达到国家二级馆的水平;完成数字化建设,建成智慧展馆。

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完成馆校共建试点工作,并在全区范围内普遍推广;志愿者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社教品牌活动策划水平、运营水平明显提升,展览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成为常态。

科研能力明显提高。研究课题成果突出,应用广泛。

实现品牌化发展。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形成博物馆文旅、文创品牌;品牌宣传渠道拓展,实现专业化营销,博物馆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我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

(二)发展战略

一是着力推动博物馆管理机制创新,强化博物馆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提升博物馆运营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区博物馆“收集和保护”、“教育和研究”、“开放和服务”三大职能,主动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推动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传承作用,加快博物馆文旅融合。从藏品征集、陈列展览策划等方面,提升区博物馆在本土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增强增城人民对增城城市历史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快推动博物馆文旅融合,打造外地游客了解和认识增城历史文化的“城市客厅”

是建设高素质的博物馆人才队伍,提升博物馆科研水平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并提高区博物馆科研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博物馆事业创新能力。

四、重点任务

(一)创新运营管理体制

1.加快推进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组建增城区博物馆理事会,完善以理事会制度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将社会人士和馆内人员相结合,共同组成决策层,共谋博物馆发展。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博物馆,规范理事会人员构成、决策事项、议事规则、表决程序,推动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发挥理事会在博物馆管理运营中的作用。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和运营。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重点行业、大型企业、私人资本等社会力量参与区博物馆建设,完善博物馆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资源提升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市场营销、文创开发等方面的水平,进一步激发博物馆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鼓励社会参与博物馆管理决策,加强博物馆改革和发展重大事项咨询论证,提高政府重大博物馆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健全博物馆事务公开制度,接受博物馆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形成依法办馆、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局面。

3.逐步建立以区博物馆为核心的博物馆联盟。建立健全博物馆资源共享机制,由区博物馆牵头,吸纳崔与之纪念馆、饶宗颐学术艺术馆、荔枝博览馆、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馆等全区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组建博物馆联盟,探索博物馆总分馆制;建立统一的对外公共服务平台和对内的业务研究、资源收集、技术修复交流平台,促进资源的集中开发、利用和共享,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强化藏品征集保管

1.加强藏品征集工作。明确藏品征集范围,围绕博物馆收藏定位,征集馆藏体系缺项的藏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颇高的藏品,基本陈列、专题展览稀缺急需的藏品,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藏品等,重点征集可充分展现增城历史文化的藏品不断完善和规范藏品征集工作程序,提升藏品征集工作效率,确保收藏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建立馆际藏品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推动同各级博物馆建立文物藏品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打破地域和行政级别限制,建立博物馆藏品交流共享平台,通过调拨、交换、借用等方式,丰富展览内容,弥补本馆藏品的不足。

3.改善藏品保管环境。扩大库房保管容量,合理规划布局,增加藏品柜的采购,积极提升藏品库房使用效率,充分、合理、高效利用库房空间。对藏品库房消防安防系统、恒温恒湿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设备良好、高效运行。形成稳定的藏品库房无线环境监测体系,确保能够迅速、及时掌握库房环境变化,并提前制订相关应急预案。建立科学的库房管理制度,确保藏品安全。

(三)优化陈列展览水平

1.提升基本陈列水平。通过打造优质基本陈列展览生动展示增城历史文化,展现增城文明发展历程。优化展厅设计和基础设施,完善常设展厅标识标牌设计。优化陈列大纲,以参观者为中心,增强陈列的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展陈内容与最新研究成果,每年对基本陈列的部分展品进行不定期更换。陈列设计注重形式设计、科技应用和氛围营造,实现学术逻辑视觉空间体验并存探索通过融入VR、AR等技术手段,提升观展体验感。

2.举办精品临展。引进国内高端策展公司,每年举办不少于四场的临展活动,通过积极策划或引进特色主题临展,丰富陈展内容。依托区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深入挖掘增城特色文化思想内涵,展现增城岭南文化、荔枝文化、若水文化、仙姑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文化,策划一系列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览,讲好增城故事。积极同各地博物馆开展展览交流合作,积极举办联展、开展互换展览、承接巡展。丰富临展宣传营销手段,加强宣传力度,并结合临展内容举办讲座、互动活动等配套活动,提高临展影响力和吸引力。

3.构建专业策展团队。推动建立责任明确、权利清晰、人员专业、评价科学的策展人制度,加强策展团队建设,构建有利于发挥策展人和策展团队学术水准、业务能力、创意水平的内部环境机制。加强对策展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策展人培训班、策展学术研讨会等,提升策展专业水准。建立策展人行业组织和专业学术团体,促进策展人和策展机构间的学术交流。

(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1.加强观众研究。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与第三方评估机构、高校、专业团体等合作,开展博物馆知晓度、观众需求、观众行为、观众满意度、展览效果等研究,定期采集和分析观众留言,建立观众信息数据库,科学分析群众需求,形成观众研究报告,并将结果逐步运用于博物馆政策、决策制定与各类服务措施中。

2.加强社会服务教育能力丰富博物馆活动形式,策划一系列如文物文创设计大赛、文物创意短视频制作大赛、文物知识竞赛等互动性强、形式新颖的文博活动,打造“增博印象”活动品牌。开展博物馆“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活动,以讲座、小型展览、专家咨询、互动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推动博物馆文化成果共享深入基层,扩大博物馆社会教育范围。鼓励将博物馆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利用全区公共交通设施、广场、公园、绿道、碧道等公共空间,以仿制品、宣传视频、展板等形式展示博物馆藏品和文化。大力开展文物保护法和文物知识的普及活动,逐步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

3.加强青少年教育能力。继续办好“小小讲解员”等面向青少年的品牌活动,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开发展览、活动,增强青少年教育项目的针对性、趣味性。博物馆基本陈列和重要展览充分考虑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以及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开展课程学习、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和研学旅行等的需求,设计针对不同学段的富有特色的教育项目体系,结合国学经典、当地历史人文、名人轶事、文化教育大事录等内容,开发相关教具、学材和教材,推动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4.壮大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招募、管理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拓展志愿者服务内容,引导志愿者参与展览策划、展览讲解、观众服务、营销宣传、文创设计等。建立增城区“博物馆之友”组织,形成博物馆与外界学者、收藏家、教育工作者和有关人士沟通合作的有效桥梁,充分利用馆外力量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

(五)加大科学研究力度

1.鼓励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文物修复、展览策划、展品数字化、教育传播、社会服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大力扶持鼓励业务人员申报各类课题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并辅以科研奖励机制。加强基础资料工作和对国内外博物馆的情报工作,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专业学科的研究。

2.加强科研交流合作水平。加强与高校、研究院间的科研交流合作,建立博物馆与科研机构间的常态化馆校合作模式,提升对馆藏资源的研究水平。增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各级博物馆间的联系,利用联合开展红色文化、岭南文化研究,传承好大湾区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蕴。

)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

1.深化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开展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加工,构建博物馆藏品数据库。积极融入“广州数字博物馆公共文化平台”,充实博物馆数字资源,策划一批线上展览,利用“博物官—广东全省博物馆导览”微信小程序,建立博物馆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借助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方式在区博物馆内搭建数字展厅,丰富展示形式和内容。

2.加强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开展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展览管理系统、观众管理系统、社会教育与公众服务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智慧管理。制定《信息化建设等网络方案》,保证信息化系统与博物馆现有的网络环境配置匹配兼容,达到系统运行要求与后期工作运营需求。逐步实现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以保障博物馆信息化建设项目网络支撑环境的需求。

)加强文旅融合深度

1.增强博物馆旅游吸引力。以创建国家A级景区为目标,提升博物馆旅游服务能力。以博物馆馆藏为核心,深挖增城特色文化,结合荔枝文化节、何仙姑文化旅游节、畲族盘瓠王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策划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体验活动,例如“增城名人打卡活动”、博物馆夜游等,以“文化”为内核将博物馆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景点。将博物馆融入精品旅游线路中,并与旅行社开展合作,以博物馆为重点开发增城科普研学旅游产品,有效提高外地游客参观数量。

2.推出高质量文创品牌。提高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水平,打造增城区博物馆文创品牌,围绕增城历史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馆藏开发具有增城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在馆内设置文创产品展销区域,结合电商,通过文创品牌营销、产品销售,拓宽博物馆营销推广渠道,丰富与观众互动的形式,增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影响力。

)创新宣传营销模式

1.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融入数字化技术,拓展线上宣传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文艺增城公众号、视频号等自媒体媒介,向公众提供多样化的图文、语音、视频信息,提高信息发布频率和效果加快设立市场营销与宣传部门,吸纳新型营销人才,推动博物馆宣传专业化

2.树立博物馆品牌形象。加大对博物馆标志性藏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构建增城区博物馆品牌形象。开展博物馆品牌标识设计工作,并将标识应用于博物馆内部装饰提升、对外宣传中。以博物馆品牌活动宣传为抓手,与社会化媒体进行联动宣传,扩大博物馆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传播范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相关措施,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将重点工作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规划为工作指南,按照步骤分步实施。对工作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将工作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

(二)加强资金保障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博物馆经费体制,鼓励社会捐赠,大幅度增加博物馆投入。建立增城区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陈列展览、公共服务、宣传推广、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管理,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三)强化人才队伍

深化人事管理和考核制度改革,健全以业绩为依据、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陈列展览、教育推广、公共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工作实施模块化管理,流程化操作,理顺关系,降低合作成本与难度。通过重大陈列展览项目带动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必要时与馆外创新团队、学术团队进行合作,锻炼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建立高级人才跟踪培养服务制度。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机制。

(四)建立考评机制

对标《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建立博物馆服务效能评估体系,明确评估指标,推动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形成博物馆年报和绩效评估制度,引入政府考核和社会监管、第三方绩效评估相结合的目标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以评促建,夯实博物馆运营管理工作。